为什么奖金的激励作用越来越弱了?
为什么员工面对奖金态度无所谓?
怎样才能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
涨工资真的能激励员工吗?
从根本上来讲,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因素只有两个,可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
什么是保健因素?一个人展开工作所必需的条件,如工资、岗位、培训、福利、工作设备等。什么是激励因素?激励因素指的是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如晋升、奖金、价值的肯定、额外的工作条件等。
保健因素只能升不能降,而且要多数人获得。
我听说过一个例子,没有探究其真伪,但是它可以说明问题,我决定引用。
在改革开放初期,全国的工资是一样的,不像现在这么市场化。全国普调工资,国家能够拿出来的钱只够40%的人涨一级工资。只有一个地区,我觉得它是懂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这个地区把普调工资的政策做了一个调整,就是80%的人普调半级工资。
它的做法是对的。因为80%普调半级工资,只有20%的人不满,但是40%普调一级工资,会有60%的人不满。
所以,涨工资就要使多数员工获得机会,否则结果就是,得到的员工没有满足感,只是降低了不满,而得不到的员工会非常的不满。
如果想降低保健因素,你一定要非常谨慎。因为你只要调整保健因素,大家的不满就会瞬间增加。比如,福利就是保健因素,在福利设计和调整的时候,哪怕只是几元钱的午餐补助,都不要随意取消,只要取消就会形成不满,影响到大局。所以在工资福利方面,一定要慎之又慎。
激励因素一定要少数人获得,且必须可以变动。激励因素一旦固定下来,就会变为保健因素。
很多企业在这个地方犯的一个比较大的管理错误,就是把奖金变成了保健因素。
改革开放初期时,奖金是很好用的,因为在那之前我们从来没有奖金。突然间有奖金,对很多人有很强的激励作用。但中国最近十年来,奖金不好用了,为什么?原因就是所有人都有奖金。
所有人都有奖金,奖金就一定是保健因素。员工得到了之后没有什么满足感,只不过没有不满而已,奖金的激励作用大打折扣。
高级人力资源(HRD)研修班助力企业深刻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统一和互动的关系,了解如何招聘、留人,激励与发展员工,培养具备企业家思维的首席人才官!
上一篇:企业创新面对的问题?
下一篇: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