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观点:企业高管,你为什么疲惫不堪?
你是不是有过这样的感受:每天下班,总觉得疲惫不堪,什么都不想干,就想瘫着不动;明明每天都坐在办公室里,也没干什么,但就是觉得身心俱疲;经常觉得脑子像生了锈一样,转不动,遇到很多问题都不愿意去想;
今天不讲管理,讲怎么休息好。休息好,才能精力充沛地去工作。
具体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摆脱疲惫呢?
1.简化决策
每一天,我们都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决策,小到穿什么衣服出门,吃什么早餐,做点什么来消磨时间,大到这个报告怎么写,确定什么选题……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实际上,无论决策大小,它都是一种权衡的过程。一方面,这个过程会占用认知资源,消耗我们的能量;另一方面,一个决策完成后,实际上不会全部从大脑中释放出来——可能还会有一点点残留,比如「这个决策对吗」「我是不是选错了」,诸如此类。
这就导致了:在一天里面,你做的决策越多,就越容易让大脑后台「超负荷」,从而陷入疲劳和烦躁之中。这就叫做决策疲劳(Decision fatigue)。
如何应对决策疲劳呢?一个思维方式是:简化自己需要做出的决策。
我会尽可能保护自己宝贵的脑力,对于一些不重要的、细微的决策,尽量让它们「不过脑子」。要么,设计一套规则直接套用;要么,随便选一个,不要在上面耗费太多的时间精力。
什么叫设定规则呢?举个例子:
「基金下跌某个点,就买入一定的比例」就是一个简单的规则。通过行动获得反馈,不断微调、优化这个规则,就可以把决策交给规则,避免自己反反复复地思考、权衡。
再比如:像吃什么、穿什么、如何消磨时间,这种细枝末节的事情,就更不用说了。要么随便选一个,要么让别人决定即可。不要浪费一分一毫的脑力。
你的精力,应该留给那些真正重要的、需要审慎思考和权衡的问题上。
2.分解任务
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情况是:我们每天总会有大量的任务,铺天盖地地压过来,让我们难以喘息。可能是一个大项目,可能是一个出差安排,可能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可能是一个没接触过的新客户……
尽管很多任务没法立刻着手去做,但它就是会在那里,一直吸引着你的注意力,让你不由自主地想着它。这是导致「心累」最常见的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我最常用的方法是什么呢?分解,写下来。
1)把这些盘踞在脑海里的烦恼和事项写下来,把它们「腾出大脑」。
2)对它们进行分解:我可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大概在什么时候做。
3)准备行动时,只看第一步,不看其余的步骤。让自己「先做了再说」。
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告诉大脑:它已经被我记住了,我可以轻松地搞定它,不用再忧虑了。
3.化零为整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碰到一个情况:一整天下来,都在忙着处理各种各样的琐碎事务:回群聊、写邮件、调数据、改文档,反反复复来回确认需求、传递信息……
要说什么都没做吧,也算不上;但要说做了什么吧,也实在说不上来。
要牢记一点:我们的产出和成果,很大程度上是由「整块」的事情所决定的。很多琐碎的事情,不是说不重要,但一方面,它们的价值的确不高;另一方面,它们会造成大量的「思维碎片」,堆积在大脑里,大大加重大脑的负担。
尤其是:当我们不断在多个任务之间切换的时候,每切换一次,都需要耗费一部分资源去调整状态、「重新加载」,这就会导致,整块的信息变得支离破碎,大大增加了占据的「后台空间」。
很多时候,这正是使得我们感到精疲力尽的最大因素。
所以,一个管理时间和精力最基本的技巧,就是:把碎片化的事情,尽可能集中到一个时间段一起做,来腾出整块的时间,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
4.保持专注
这里说的专注,不是说要全神贯注在一件事情上、一刻都不能分心——这是不可能的。
而是说:想清楚,我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除此之外的事情,我能不能拒绝掉,或是尽量拖着,先不管它?
也就是我常常说的:尽量减少「要我做」,专注去做「我要做」。
很多朋友可能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这需要你去拒绝别人(尤其是对于高度敏感者)。但这是必须克服的一步。要知道:这个世界上除了你自己,别人都是无法为你负责的。
所以,我常常说:决策的本质是什么呢,不是从好的和坏的里面选一个,那毫无意义;而是,要么从两个坏的之间,选择一个「比较不坏的」;要么从两个好的之间,舍弃一个「不那么好的」。
5.奖赏期待
什么叫做奖赏期待呢?简而言之,就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多播撒一些可能性,让自己收获不经意的喜悦。
举个例子:我一直很提倡一个「5分钟给予」的做法:就是每天在生活中,花大概5分钟的时间,为别人伸出援手,给他人一个举手之劳的帮忙。
当你为别人提供帮助时,你会收获一种基于良好「社会联结」的幸福感;而当别人从你的行为中受惠,向你道谢时,你又会获得强烈的反馈和满足感。
它的本质是什么呢?就是通过「预期奖赏」,来激发多巴胺的分泌,让我们感受到积极和正向的情绪。
6.适度放松
最后,简单聊一聊,如何通过适当的放松,提升大脑中的多巴胺和血清素水平,让自己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状态。
1)多晒太阳
日光可以有效地促进血清素分泌,让自己的情绪变得舒缓、柔和。尤其是在这个「季节性情绪失调」的高发季节,多到户外的阳光下散步,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疗愈方式。
2)多运动
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提高血清素水平,从而有效地缓解焦虑、压力,提高幸福感。大约每周120分钟的有氧运动,就能起到效果。
另一方面,高强度的运动可以产生内啡肽,能起到一定的镇痛作用,同样可以让人感到「舒服」。
3)看一些有趣的视频
前面讲过,长时间持续的思考,会导致腺苷堆积,产生疲惫感。因此,我常常在工作间隙备一些小视频,通常是一些旅行、风景和美食的纪录片。既不容易上瘾,又能了解一些稀奇古怪的知识,还能让自己得到有效的放松。
顺便一说:关于这一块国外也有不少研究,很多都是针对「可爱小猫咪」的视频……结果大同小异:工作间隙看一些「可爱小猫咪」,可以有效缓解疲惫,提高生产力。
4)饮食
少摄入碳水,多摄入一些氨基酸均衡的高蛋白质食物,比如肉蛋奶,可以为身体制造血清素提供原料。
5)储备能量仓
一些正向的激励和反馈,可以帮助自己恢复动力、恢复状态。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把别人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收集起来,状态低落时翻出来看,给自己激励……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同样受到困扰的你,注入一丝能量。
各位请关注本站首页,闲暇时间来充电,岗位培训、学历提升、总裁研修,总有一项适合您!
2021,我们相约在乾元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