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中的雷区有哪些?
对领导的“指示”盲听盲从
盲目听从领导的指示会使培训HR完全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自己的立场,盲听盲从。记住:领导不一定是对的,要相信自己,有自己的想法。面对此种情形,培训HR起码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领导的指示是否是真的培训需求?
是否真的能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
是否能真的有益于绩效的改进?
如果培训HR能以领导能接受的方式,用清晰的表达、充分的理由、明确的数据说服领导时,也就是培训HR能够真正同领导平等对话之时。相信那时候,HR自己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认为培训只是自己的事情
培训HR把培训视为专业人士才能涉足的领域,每年、每月、每日花大量的时间去制定各种华而不实的培训项目或计划,热衷于制定各种培训制度、规范、要求,搭建各种组织、平台和体系,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人为地设置了培训壁垒,使培训变成了培训HR主导,大幅弱化了管理者自身所承担的培训职责。
培训HR不应刻意把管理者排除在外,而应想方设法唤醒管理者的培训意识,激发管理者在培训方面的责任。
过于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效
这些年从国外引进的各种新颖的培训形式层出不穷,仿佛传统的课堂面授已经不行了,体验式培训、行动学习、沙盘模拟、微课等等才是正当时。当HR们忙于选择哪种形式时,完全忘了培训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各式各样都体验过后,发现还是没能解决根本问题。
培训不能跟风,内心始终牢记培训的目的,形式不分高下,不分优劣,凡有助于解决问题和改进绩效的培训形式都是好方式。同时要因地制宜,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
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
真正的人才目标是客观存在与实际需要的,是对企业战略和业务发展进行认真评估后的目标。人才培养要避免为了完成任务而应付,也避免开始轰轰烈烈,结局不了了之的现象,要从根本重视。
HR要在初始设计时就介入人才培养项目或计划,及时给予最正确的意见和建议,无疑会对整个项目的成功起到决定作用,价值随之也得到最大体现。
内训,是根据客户企业培训的需求,为企业定制课程。
具有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师资充分灵活性。通过内训,可以为学员提供一个快速全面了解现代企业运作机制、掌握管理精要、提升个人管理能力的方法和机会;同时,为企业发展提供理论基础、促进管理层的沟通和共识。 企业内训是世界500强普遍采用的一种培训方式。也越来越多的在国内企业认识和运用——企业内训通常能较好的达到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通过个性化、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实施形式、师资专家配备等方法,实现培训目标;
企业在经营到一定规模后,要达成企业预期的战略目标,仅凭领导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加上整个中高层管理团队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才有可能实现梦想。作为第二梯队,企业的中层管理队伍是否与企业高层有共同的思维方式和知识基础,决定了他们是否有能力完全领悟企业高层的战略意图;是否有能力从全局的利益出发来思考日常的管理问题,从而积极配合高层制定并贯彻执行相关决策。
除了提升管理、熔炼团队这样的目标外,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培训来了解相关政策、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搭建 产、学、研、政、金、介、贸、媒融合的平台,高质量的培训是一种回报率很高的投资!
想了解更多关于企业内训的相关内容,可以联系在线老师了解更多!
下一篇:简单来说,财务管理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