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务总监培训中财务分析如何进行?(下)
上篇文章给大家讲了在财务总监培训中财务分析如何进行的部分内容,首先是搜集整理财务分析信息、了解企业所处产业(或行业)的经济特征以及分析企业竞争策略,下面继续给大家讲解接下来的内容。
四、分析财务报表,评定企业的盈利能力与风险
财务报表便是一家企业的“晴雨表”,要想降低放贷损失,相关人员就务必认真查阅企业的财务报表,并按照相关指标,运用一定的分析方法,对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资料等进行进一步的加工与整理,从中获取对自己的财务分析有用的信息。
企业财务报表主要由三张表构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分析人员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三张报表进行审查,了解企业整体的经营状况。此外,相关人员还需要按照相关财务指标进行计算,科学地对企业的变现能力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负债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准确评定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经营风险。
当然,财务分析不但要解释现象,更要分析原因。在报表整体分析和财务指标分析的基础上,相关人员还能够采用因素分析法,对一些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深入的定量分析,确定各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为正确进行财务评价提供重要的依据。
五、得出财务分析结论,撰写财务分析报告
在运用各种方法进行了财务分析之后,信贷人员就可以将自己定性的判断与实际调查情况相结合,得出财务分析结论并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了。
得出财务分析结论是财务分析的关键步骤,结论的正确与否是判断财务分析质量的唯一标准。
财务分析报告是财务分析的最后步骤。它将财务分析的基本问题、财务分析的结论,和针对问题提出的应对措施以书面的形式表示出来,为银行提供决策的依据。
以上五个财务分析的步骤相互关联、不可或缺,完整地构成了一个有效的财务分析模型。相关人员应认真掌握这五个步骤并在实际操作中熟练运用,才可以充分发挥财务分析对企业风险估价的作用,为银行的信贷决策提供合情合理的建议。
这就是在财务总监培训中财务分析如何进行的全部内容,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